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大型原创川剧《报恩记》28日泸州首演

聚焦·梨园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6年09月20日 16:1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报恩记》定妆照

  历时两年编排完成 取材泸州本土元素

  19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泸州大型原创川剧《报恩记》首演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取材于泸州本土元素报恩塔、以当地流传的、关于孝道的民间故事进行新编创作的大型原创川剧《报恩记》将于本月28日、29日在泸州大剧院举办首演。据了解,该剧创作编排历时两年,并特邀泸州籍梅花奖得主孙勇波、王玉梅担任主演,目前,该剧已上报列入2017年四川省重点剧目。

  以报恩塔为原型创作 顺应时代传统故事新演绎

  位于泸州中心城区的报恩塔,修建于南宋时期,自清代以来,与报恩塔相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就在泸州流传极广。传说在南宋时期,泸州安抚使冯楫在自己的寿宴之日,有幸识得流散多年沦为乞丐的瞎母,冯楫认母后,每日焚香祷告,跪舔母目,始得母目重明,遂建报恩塔以感母恩。在报恩塔传说故事中“知恩、感恩、报恩”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着历代泸州人。

  据介绍,《报恩记》剧本创作创作正是以此作为原型,对原始素材进行发掘和演绎,以弘扬孝道文化为主旨,通过对传说故事的进一步阐释,挖掘孝道文化的现实积极意义。同时,在剧本创作中,摒弃了几近自虐式的尽孝、作秀式的尽孝,以及现代人的科学知识或审美心理不易接受的孝道方式。

  另外,剧本还特地将原故事的冯母改为身份为灾民的安氏养母,让其象征意义具有更大的外延,将孝道外延推至一种大爱和民本的博大人文情怀。

  历时两年创作编排 明星加盟“回家”助阵首演

  据了解,《报恩记》创作编排表历时两年,为了实现泸州人讲述泸州故事,《报恩记》特别邀请泸州籍梅花奖得主孙勇波、王玉梅与泸州市非遗所演员联袂出演。兰自力介绍,在剧中,孙勇波饰演冯楫,王玉梅饰演窦素衣,在初期排练中两位梅花奖得主为更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丰富剧本内容,多次主动增加桥段。

  目前,剧组主要演员定妆照拍摄工作完成,包括王玉梅、孙勇波在内的主要演出人员身着为《报恩记》量身定制的服装也首次亮相。《报恩记》导演刘毅说,定制服装整体风格是以南宋时期为时代背景,从衣袖、衣领等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南宋时代服饰的特点;同时,为满足川剧的舞台艺术,这些定制服装又进行过艺术加工和创造性处理。

  泸州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兰自力表示,“泸州河”川剧形成以来已有200多年历史,是以高腔艺术独树一帜而闻名的川剧艺术流派,充分彰显了泸州地域特色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泸州作为川剧发源地之一、传统川剧的戏窝子,立足当代,借古喻今,传承不陈旧,创新不离本,推出大型原创川剧《报恩记》,契合时代、具有极好的现实意义。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徐庆(资料图)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热点推荐

戏曲图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