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一出《谢瑶环》几代梨园缘

聚焦·梨园 来源:北京晚报 2016年09月20日 15:3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曾经同台演出过《谢瑶环》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叶少兰,分别担任此次京剧电影《谢瑶环》总顾问和总导演,图为杜近芳(左2)、叶少兰(左3)与他们的弟子、京剧电影《谢瑶环》主演丁晓君(左1)、金喜全(左4)合影。

  杜近芳扮演谢瑶环剧照

  9月23日,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叶少兰分别担任总顾问和总导演,丁晓君、王艳、金喜全、窦晓璇、张凯等优秀京剧演员主演的京剧电影《谢瑶环》舞台版,将在长安大戏院演出,央视戏曲频道将同步现场直播。

  新版“谢瑶环”虽“死”犹胜生

  丁晓君、王艳、窦晓璇这三位当代京剧舞台上的优秀青衣演员,分别来自战友京剧团、天津京剧院和北京京剧院,在京剧电影《谢瑶环》及此次舞台版演出中,分别出演谢瑶环、武则天和苏鸾仙。其实,她们三位都在舞台上演绎过“谢瑶环”,此次三大青衣齐聚同一舞台,同唱一出戏,同拍一部电影,可谓当代《谢瑶环》演出传奇。

  除三位“谢瑶环”联手打造《谢瑶环》这个强强联合外,《谢瑶环》剧组还呈现出年轻靓丽和“以老扶新”的特色。剧组演员平均年龄仅三十六岁,以这个年龄段的演员担纲电影拍摄,在京剧电影工程中尚属首次,也充分展示出京剧的后备力量。主创、顾问团队则经验丰富、实力强大: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担任总顾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担任总导演,苏移、吴江担任艺术顾问,这些资深艺术家组成的主创顾问团队,不仅为青年演员保驾护航,而且也为电影拍摄工程把脉,为电影拍摄成功增大了保险系数。

  此次《谢瑶环》作为“京剧电影工程”首批剧目入选作品,不仅将被再次搬上舞台,还将被拍摄成为电影。担当该剧总导演的叶少兰为此对该剧进行了重新加工、整理,在充分尊重田汉原创的基础上,使其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全新风貌。尤其在结尾处理上,与以往版本皆有不同。

  《谢瑶环》原是一部悲剧,身为武则天朝廷书吏女官的谢瑶环,冒死为民请命,女扮男装奔赴江南,深入虎穴,秉公执法,护法为民,勇于担当,清廉义正,惩恶扬善,为国捐躯,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与气节。但由于谢瑶环最后是被酷刑折磨致死,结局太过悲情,为了让戏迷更能够接受,因此该剧结尾曾经改编为谢瑶环没有死,而是和袁行健二人归隐民间;甚至还曾经被改编成谢瑶环和袁行健得到武则天赐婚,继续前往民间体察民情。虽然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喜闻乐见,但也冲淡了原著的警世力量。

  这一次,叶少兰担任该剧总导演,充分尊重原著思想,保留了谢瑶环牺牲的情节,但是加重了牺牲之后的一段梦幻场景。在梦幻中,实现了谢瑶环生前为民请命、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愿望,老百姓都得到了农具、田产,轰轰烈烈涌向谢瑶环,非常感激她。大家共同祭拜谢瑶环的时候,好像又看到了她,听到了她从宇宙中传出的声音,看到她的理想化身走来了,谢瑶环的形象再现,让其为国牺牲的精神更加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叶少兰说:“这次有幸和杜老师一起合作,对《谢瑶环》进行了重新整理。为了使谢瑶环这种精神更加震撼,我们把结尾梦幻部分展开了,更加突出了谢瑶环这个人物伟大的精神,让其光芒四射,永存人间。其他人物的特色也都进行了加工,比如武则天这个角色就借用了尚派的唱腔特色,更加突出人物性格。”

  两代“谢瑶环” 再续“杜叶”情

  京剧《谢瑶环》是上世纪60年代初由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根据碗碗腔《女巡按》移植改编,为杜近芳量身打造的一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身的经典名剧,也是杜近芳的代表作之一。

  杜近芳生在京剧最为隆盛的民国末期,10岁起即登台演唱,13岁时拜在被称为“通天教主”的京剧大师王瑶卿门下,受到王瑶卿悉心教导,也奠定了其日后大红大紫的艺术命运。1949年,王瑶卿给远在上海的梅兰芳写信推荐自己这位年仅17岁的爱徒,从此之后杜近芳也成了梅兰芳最心仪的弟子。作为两位京剧大师的亲传弟子,杜近芳凭着先天的聪颖和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创造了大量感人至深的舞台艺术形象,其艺术风格兼容梅(兰芳)、王(瑶卿)而有自己的创造,既有婀娜娇艳之美,又具刚劲坚实之力。

  新中国成立之后,杜近芳于1951年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国家京剧院前身),长期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等艺术家同台合作演出,又得到文坛大师田汉、才子导演郑亦秋的扶助。田汉为杜近芳量身定制,由田汉、郑亦秋、杜近芳联手打造的大戏《谢瑶环》,自1962年首演以来就广受欢迎,久演不衰,成为其代表作之一。剧中,因为谢瑶环要女扮男装私访民情,因此演员要跨青衣和小生两个行当,极大发挥演员表演才能,同时,也极考验演员的功力。杜近芳的表演清新明快,柔美大方,融青衣、小生于一体,赏心悦目,光彩照人。

  上世纪70年代末,《谢瑶环》复排演出受到社会各界强烈追捧,当时在人民剧场售票处排队购票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护国寺一直蜿蜒到积水潭,人们对文艺的热情、对田汉的怀念、对杜近芳的热爱都由此尽情释放。几十年来,该剧久演不衰,几代艺术家许多优秀演员都学演此戏,成为各大剧团不可或缺的常演剧目。

  正如当年王瑶卿、梅兰芳两位京剧大师慧眼识珠,培养出了杜近芳这位一代名伶;而杜近芳、叶少兰两位艺术家在80后青年京剧演员丁晓君身上付出的心血,也是梨园一段佳话。2006年,战友文工团优秀青年演员丁晓君拜师杜近芳,成为杜近芳入室弟子。丁晓君本人嗓音条件极好,完全能胜任繁重唱功,同时她军人的气质很符合谢瑶环的人物要求,因此杜老将《谢瑶环》悉数传授给了爱徒晓君。2008年,丁晓君还凭借该剧夺得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的父亲,是京剧“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叶盛兰和杜近芳合作多年,是京剧舞台上光辉夺目的黄金搭档。但当年首版《谢瑶环》排演之时,叶盛兰病重,剧中男主角袁行健一角改由李金鸿出演。1979年,中国京剧院复排《谢瑶环》,杜近芳第一时间要求跨团和叶盛兰之子叶少兰合作,再续“杜叶神话”,那也是叶少兰第一次和杜近芳合作演出。叶少兰对杜近芳的爱徒丁晓君也是呵护有加,他们二人都为战友京剧团演员,叶少兰不仅平时就对丁晓君给予很多指点和鼓励,而且年过七旬还为丁晓君跨刀,与她同台合演过《谢瑶环》。

  因此《谢瑶环》这出经典名剧,不仅演绎了扬善惩奸的忠臣才女和美好浪漫的爱情故事,也同时诠释着几代京剧艺术家割不断的情义和戏缘,割不断的似水流年。

  本报记者王润 J069 文并摄

  链接

  京剧电影成规模

  利用电影手段对传统京剧进行保护、推广、传播的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简称京剧电影工程),是由中央领导同志倡导,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天津、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在京剧电影工程领导小组的具体组织下,由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海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北方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以及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参与的一项弘扬民族文化和京剧艺术的工程。

  迄今为止,京剧电影工程已经完成了《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状元媒》、《秦香莲》、《萧何月下追韩信》、《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乾坤福寿镜》、《勘玉钏》九部京剧传统经典剧目的电影拍摄工作。《谢瑶环》是“京剧电影工程”首批剧目的最后一部入选作品。2017年4月,京剧电影《谢瑶环》将与《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乾坤福寿镜》、《勘玉钏》等一起参加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电影节。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热点推荐

戏曲图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