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魏海敏在纪念梅葆玖先生音乐会上
晨报记者 邱俪华
今春,作为第十届“东方名家名剧月”的京剧重要演出,梅葆玖先生的大弟子、来自台湾的魏海敏将在东方艺术中心领衔三场大戏:于4月4日上演、由魏海敏古典剧场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在梅边·九歌——魏海敏梅派曲集》以及3月24日的《金锁记》、26日的《王熙凤大闹宁国府》。魏海敏表示想通过“三重侧面”把京剧梅派的意蕴传递给观众。
梅派不是“没派”
1991年6月,来自台湾的魏海敏飞赴北京拜入梅门,成为梅葆玖先生的开门大弟子。当时的魏海敏已是台湾地区京剧的头牌青衣,并在1986年参加了当代传奇剧场的创立,走上了京剧创新之路。可以说,她是典型的“带艺投师”:“1982年,我在香港第一次看到梅老师的现场演出,惊为天人,从此立定以京剧为业的志向。也是在那一次,我就许下了拜师的心愿,直到1991年才梦想成真。”“带艺投师”的演员往往比“一张白纸”要难学、难教,拜师后的十数年间,魏海敏创造一切机会频繁往返于海峡两岸,从最基本的发声、动作开始重新回炉。1996年,她以两折最难演的梅派戏《贵妃醉酒》和《宇宙锋》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而今,她早已成为公认的“梅门大师姐”。
有人说:梅派最能体现中正平和、规范圆融的中国传统审美观;也有人说:梅派也是“没派”,因为它没有鲜明特色,无迹可寻。而梅门学艺20余年的魏海敏则有着自己的领悟,“梅派的特色首先就是美,规范是美的基础”。规范是由很多细节构成的,需要长期浸润在浓厚醇正的艺术环境中。在跟随梅葆玖先生学艺的前10年中,先生演出仍频,魏海敏有幸跟随,“看老师排练、演出,与老师同台,都是很珍贵的学习机会,我可以观察、体悟他的呼吸、眼神、细小的动作……”
此次《在梅边·九歌》精选了《天女散花》《西施》《生死恨》《太真外传》《霸王别姬》《宇宙锋》《洛神》《穆桂英挂帅》等8支梅派名剧中的代表唱段,并收入昆曲《牡丹亭》选段,可以说这次演出是魏海敏在梅葆玖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向老师的缅怀和致敬,也是20余年学梅之路的浓缩展示。
创造是最好的传承
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魏海敏密集学梅的10余年,也是她创作的高产期。“那十几年的双城生活非常奇妙,一边是在台湾高速运转不停地演新戏,一边是在北京安安静静地跟着老师学老戏,新戏演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创作力枯竭,所以,学老戏对我来说就像存银行。”她始终觉得“创造是最好的传承”。
2003年,出自上海京剧院的《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在台北公演,魏海敏主演王熙凤。这出戏本是剧作家陈西汀为童芷苓度身定做的代表作。在得到主演“王熙凤”的通知时,魏海敏的第一反应是“惊喜”,“1982年那次看到了童老师的戏,其中就有《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印象太深刻了。”事实上,在拜师梅葆玖之前,魏海敏就曾得到过童芷苓的悉心指点,20多年后接演童老师的作品,对梅派青衣魏海敏来说并不存在流派的界限,“童老师就是荀、梅兼工的,当年的大师们,哪个不是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呢?”《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曾于2004年在上海、北京演出,有专家评价魏海敏是“京剧界自童芷苓以来演技第一人”。
今春,除《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之外,上海观众还可以看到魏海敏的另一部京剧探索性作品、创排于2006年的《金锁记》,观者说她演出了张爱玲笔下“疯子的审慎与智慧”。
“梅大师给人的感觉是‘非仙即后’,但其实梅兰芳演过很多角色,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编演了大量新戏。我最服梅大师的地方就是他对角色的塑造,而他始终保有的创意精神,是我们最应该传承并发扬的。”在魏海敏看来,挑战与创新恰是梅派在当代最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