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本报讯 (驻浙江记者骆蔓)近日,记者在“《中国瓯剧音乐大典》首发式暨李子敏从艺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由温州市文广新局组织编撰,温州市文化馆、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实施执行,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瓯剧音乐史料典籍《中国瓯剧音乐大典》一套三卷,共计264万字,主编李子敏是瓯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全书收录了瓯剧古往今来的2500多支曲牌板式,其中有1000多支曲牌板式是上世纪60年代初从瓯剧前辈艺人口中抢救过来的,这对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发展演变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中国瓯剧是流传于南戏故里温州的古老地方剧种,是一个具有400年历史的多声腔剧种。南戏的“四大声腔”中仅存的“高腔”与“昆腔”,至今仍保留在古老的瓯剧之中。《中国瓯剧音乐大典》涵盖了瓯剧中的高腔、昆腔、乱弹腔、徽调(皮簧腔)、滩簧、时调6种腔调以及文武场乐曲、八仙等,同时选录了新中国成立后至2014年,瓯剧创作、移植、改编的传统大戏、小戏与现代大戏、小戏的优秀唱腔、唱段,是温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史料最全、收录曲目最多的一次对瓯剧音乐曲谱的整理编撰。
多位专家评价,《中国瓯剧音乐大典》凝聚了瓯剧一代代前辈艺术家的夙愿和梦想,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浩大历史文化工程,不仅对研究瓯剧的沿革发展具有历史价值,也为研究自南戏以来中国戏曲的传承、演变与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