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讲述南京故事,《大明城墙》亮相京剧节
京剧《大明城墙》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冯芃摄
昨晚7点半,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伴随着“嗨吆嗨吆”的号子声,南京城墙的故事开始了。南京市京剧团的《大明城墙》,是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唯一一部讲述南京本土故事的原创京剧,浓郁的南京特色、好看好听的表演,让南京戏迷和外地戏迷都沉醉其中,纷纷点赞。这也是市京剧团时隔16年再次在“主场”征战京剧节,观众持续不断的叫好声和掌声,是最好的评价。
城墙掌故、南京特色深度展示
南京明城墙历史悠久,《大明城墙》以舞台艺术形式对明城墙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度展示。南京明城墙修建过程和城墙特点也被有机地融入剧中的情节和唱词,让观众在欣赏戏曲艺术的同时对城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龙吐水、鬼脸城、藏兵洞、聚宝盆……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就听过的城墙掌故,这次在京剧里看到,感觉格外亲切。”戏迷袁慧中是个老南京,一直住在老城南一带,对城墙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观看《大明城墙》,让她觉得格外亲切。当“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抄一抄……”的童谣响起时,很多南京戏迷都跟着哼唱起来——这是他们共同的童年记忆。
南京本土故事吸引外地戏迷
该剧编剧周群出生在中华门附近的老门东,又曾在鬼脸城和台城附近生活过,对城墙再熟悉不过,他的父亲是著名的民间文学专家,关于明城墙的传说从小就耳熟能详,这些生活积淀,是他创作《大明城墙》的“土壤”。
“这几天我一定要去好好看一看南京的城墙。”来自辽宁的戏迷董海涛被明城墙的历史深深吸引了,“戏里有一段唱词让我印象特别深:‘每块城砖有模印,镌刻上砖产在何郡何县烧制是何人……’坐我旁边的南京朋友告诉我,南京的城墙砖上真的有这些铭文,真是觉得不可思议,特别想去亲眼看一看。”
文戏武戏均出彩,观众过足戏瘾
都说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众多名角齐聚《大明城墙》,让观众过足了戏瘾。
《大明城墙》是一出新编原创京剧,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名角们为这出戏都下足了功夫。天津京剧院院长、曾两次摘下梅花奖的王平,在剧中饰演督建修城墙的官员徐士成。从去年11月拿到剧本,他每天都在揣摩角色,“创作一出戏比学十出戏还难,因为没有一个既有的规矩,你怎么演,它就怎么成。”
北京京剧院资深武术技术导演张四全为能文能武的主演王平设计了很多独有的动作,验砖的“砖舞”、探水的“长篙舞”、踏雪巡城的“滑雪”等场景。天津戏迷吕聪特意为看王平的演出而来到南京,他赞叹道:“‘探水’这场戏简直太棒了,完全展现了王平老师的特长。台上空空如也,完全靠演员们的形体表现江浪汹涌,起伏旋转,在船上跟浪进行搏斗的感觉。”
南京文化名人、梅花奖得主范乐新,在剧中饰演大富豪沈万三的夫人,是个乐善好施、充满正能量的人物,而且有了新的突破。她的表现也让戏迷们眼前一亮。“过去只看过范老师的武旦、刀马旦,没想到这次她改唱花衫了,很新鲜、很好听。”忠实戏迷莫山说。
唱腔的创新,在《大明城墙》中得到很好的显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适度的创新,不能非驴非马。”著名唱腔设计续正泰表示,“适度”就是要符合观众需求,又要有当下的审美,“不能创新得很怪异。戏曲不能刻板地传承,但发展不能走歪门邪道。京剧一定要好看好听,这样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