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古城南京扬国粹 京剧节上故事多

聚焦·梨园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7年05月31日 17:3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武戏折子戏开场前,观众纷纷在京剧节海报前留影。 孙文惠 摄

  靳扬扬 本报驻江苏记者 王 焰

  5月29日,伴随着现代京剧《向农》的精彩上演,第八届京剧艺术节在南京圆满落幕。半个多月来,古城南京好戏连台,戏迷热情高涨。皮黄声腔,情韵悠长,传统国粹魅力绽放……

  年轻演员“戏比天大”

  5月16日,第八届京剧艺术节武戏折子戏专场在江南剧院上演,久违的武戏引得观众席上掌声连连。广西壮族自治区京剧院带来的《三盗九龙杯》开演时已是晚上10点半,年轻演员范玉登台,起跳、空中翻腾……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完成引来观众席上无数叫好声。但触地时却发生意外,脚下没站稳,亮相时,右腿一歪,跌倒在舞台上。“演员受伤了!” 观众心疼地喊道。

  救场如救火!正准备髯口的师弟李鹤立刻纵身登台,稳健利落的武打场面扣人心弦,舞台上演出照常进行,台下,受伤的范玉被送往医院,连夜手术。经诊断,范玉关节脱位、脚踝骨折。这位年轻的“80后”演员忍着剧痛说:“对不起,我耽误演出了,伤好后一定再把这出戏演给南京的观众”。

  武戏风险性高,近年来逐渐成为濒危行当。基于改变“文强武弱”的局面,此次京剧节专门开设武戏折子戏展示板块。从武戏折子戏的火爆场面来看,武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年轻演员身上,我们看到了“戏比天大”的精神传承,看到了武戏振兴的希望。

  老戏迷炽爱京剧

  5月18日,《大明城墙》演出现场来了一对白发苍苍的戏迷老夫妇。老爷子说:“16年前南京就办过京剧节,那时我和爱人50多岁,大哥大嫂70多岁,我们都爱看戏,每场都看。怕耽误时间,开演前四个人打车赶到剧场,看完戏坐公交车回家,再聊上一路戏。现在南京又办京剧节了,我大哥大嫂已经去世,我和老伴两个人,也到了我大哥大嫂当年的年纪。”

  16年,弹指一挥间,不变的,是两位老人对京剧的炽爱。“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三姐不信菱花照,容颜不似彩楼前。”老人平静的叙说让人想起薛平贵《武家坡》里的唱词,当天的剧场,又是一个全场爆满的繁华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那是剧场穹顶上点点绽放如星光的灯光。

  网友参与热情高

  本届京剧节期间,江苏省文化厅微信公众号“精彩江苏”每期推出京剧节演出剧目导览,并开展粉丝回馈活动,赠送入选精选留言的戏迷戏票。一时间,后台留言多多,大家争先恐后地表达对京剧的热爱。

  网友“吕伟”在留言中说:“武戏魅力是真功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武戏演员不但要练就过硬的武功,还要勇于为艺术献身,摸爬滚打数载,身体受伤是常有的,所以更加佩服武戏演员!”

  “皮皮杰”是一名在校学生。“妈妈酷爱京剧,这次《西安事变》演出恰逢端午假期,打算陪妈妈一起去看。”

  还有些家长想带孩子看京剧,感受国粹魅力。一对来自山西的情侣,对家乡的“上党落子”情有独钟,此次专门来南京观看,回去后打算拍一部有关“上党落子”的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家乡戏曲独特的韵味。

  南京,这个成功举办了两届京剧节的城市,注定与京剧有着深厚的缘分,和京剧有关的美好故事,还会在这里不断上演。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热点推荐

戏曲图集


860010-1140010100
1 1 1